杨新勇:发展葡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他扎根家乡种植葡萄,让曾经荒凉的山坡变成“金”果园;他无偿把葡萄种植技术传授给村民,帮助乡亲脱贫致富;他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他就是武溪镇黑塘村致富带头人杨新勇。
位于武溪镇黑塘村狮子山杨新勇的葡萄产业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翠绿的葡萄藤曼延申于葡萄架上,布满山坡,山间民宿错落有致分布于基地间,勾勒出一幅美丽画卷。
在葡萄基地上,杨新勇正与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农技特岗生们穿梭于葡萄林中,“手把手”为她们指导,让她们结合书本知识与实践应用,巩固农技知识。
【实况:杨新勇
固定这个枝条的作用是避免枝条被风吹断,开花的时候枝条一定不能过密,比如没固定,长在一起,第一个就是没有光合作用,没有光合作用它就会大量的落花落果,六月份之后生长过程主要是长皮和籽,长籽过后到六月份我们葡萄园(葡萄)全部要套袋。套袋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形成无公害葡萄,避免虫和病菌。】
杨新勇出生于1976年,现为泸溪县杨新勇旅游有限公司法人、湘西自治州科协兼职副主席。早在1991年,初中刚毕业的他回到家乡,希望能够创出番事业来实现自己脱贫致富的梦想。考虑到自己的爷爷曾在北京做了几十年的葡萄园艺师,对葡萄种植有一套过硬的技术,于是他便按照传授的培管技术开启了创业之路,当年便种植了葡萄苗,经过精心管理,第二年顺利挂果销售。初获成功的他,更坚定了发展葡萄产业的决心。在1997年,杨新勇通过土地流转租赁,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建成了黑塘村狮子山新勇葡萄科普示范基地,他开始在葡萄产业里大展拳脚。
随着葡萄种植的稳步发展,勤劳肯干的杨新勇带头组织成立了狮子山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带动销售,并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提供了“一条龙”服务,使狮子山葡萄销得好、销得远,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户走上葡萄种植的致富道路。
老田是洗溪镇洞底坪村的一名建档立卡户,在杨新勇的葡萄基地务工已有些年头,谈起他的帮扶与无私奉献,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同期声 洗溪镇洞底坪村四组村民 田希来
在开始发展葡萄产业的时候,条件非常差,得到了杨新勇免费提供葡萄苗,杨新勇也多次到我果园面对面指导。】
致富不忘带乡亲,狮子山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38户,目前种植面积达1700余亩,仅成型的葡萄园面积上千亩,基地常年务工人员10余人,用工多时上百人,仅每年发放务工费达90余万元。在脱贫攻坚中,杨新勇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直接帮扶村里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48名贫困百姓,一扶就是5年,不管盈亏,每人年底分红2000元,使这批跟着杨新勇种植葡萄的贫困户吃了定心丸。
【同期声 武溪镇黑塘村党支部书记 杨乾民
过去狮子山这个地方非常穷,一直靠种田种地为生,杨新勇在90年代初期回家创业,种植葡萄产业,在他二十多年带动下,现在这里的山,变成一片片葡萄园,让当地的老百姓脱贫致富了,同时把这里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泸溪狮子山葡萄沟。】
每到葡萄成熟季节,吸引了不少来采摘葡萄的客商和消费者,也让杨新勇萌发了建设狮子山葡萄田园综合体的构想。2017年6月,杨新勇注册成立泸溪县杨新勇旅游有限公司,按照新疆葡萄沟模式打造,在基地内建了一个长12000米、宽2米的集休闲、住宿、餐饮、生态葡萄观光为一体的农庄产业园走廊,改造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和6栋精品木屋民宿。2018年1月5日,狮子山葡萄沟被湖南省乡村旅游区星级评定委员会评为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成为泸溪及州内乡村旅游的新亮点,一时游客如潮,纷纷前来体验,更带动了乡亲的经济收入。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杨新勇还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在去年的疫情防控期间,他捐赠一万元用于购买防疫物资,并为前往武汉支援的医护人员送去葡萄产品表示慰问。凭着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杨新勇借助葡萄产业,从无到有,从起步到腾飞,创立了狮子山葡萄优质农产品知名品牌,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更让当地群众共同分享到了葡萄带来的红利。杨新勇个人及基地多次荣获省、州、县多项殊荣,2019年,他荣获湘西州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同期声 泸溪县杨新勇旅游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杨新勇
这些年我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去学习,去掌握,去传承一门家业,致富一个家庭,振兴一个家族,带动一方乡亲。我始终记得自己是一位农民,因为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根也在农村,所以这些年我沉下心来,扎根家乡,一定要把家乡的葡萄产业做大做强,只有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了,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变家乡人民的生活。我作为一名劳动模范,要更好地带动家乡人民早日脱贫致富,把家乡的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的亮点,只有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了,才能更好地让一方水土留住一方人,也更好地让家乡的山山水水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来源:泸溪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剑波 唐晰
编辑:宋丽梅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lxxnews.com/content/2021/04/29/9248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