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融媒3月10日讯(通讯员 张建辉 杨波)泸溪县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引领”行动,细化实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清单,突出抓责任促落实、抓队伍强战力、抓组织增活力、抓人才聚贤能,切实把基层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振兴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泸溪县浦市镇五果溜村强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打造水稻、荸荠、考烟产业园
突出思想引领,强化“前轮”驱动
加强思想衔接。采取领导带学、专家导学、集中研学、视频教学、田间践学“五学模式”,全年举办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6期,培训干部1500余人次,实现换届后乡镇、村(社区)班子、驻村第一书记履职培训全覆盖,推动党员干部在常学常思中深刻领会脱贫攻坚精神,激发奋进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加强责任衔接。采取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联乡包村到户全覆盖,细化实化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工作推进“三张清单”,实行月调度、季讲评、年考核,推动政策宣讲、动态监测、精准帮扶有效落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加强政策衔接。对照省委推进乡村振兴30条意见,及时梳理惠民政策汇编成册,按照“四个不摘”“五个到户”精准落实,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泸溪县浦市镇马王溪村葡萄、猕猴桃村集体经济产业基地
锻造骨干队伍,夯实硬核“轴承”
坚持年龄结构、整体功能、基层经历“三个提升”优化班子配备,提拔55名优秀年轻干部进入领导班子,择优选配“五方面人员”12人,乡镇班子本科以上学历90人,同比提升11.2%,平均年龄37岁,同比下降10.8%,熟悉“三农”干部比例达100%。坚持单位特性、村情特点、干部特长“三个对等”,下沉力量驻村,全县147支“尖刀队”443名干将驻点村(社区)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全覆盖,示范村、重点村、软弱村帮扶力量全面增强。坚持提拔使用、评优评先、待遇落实“三个优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树牢选人用人“风向标”,提拔乡镇一线干部91人,表彰驻村干部、村干部42人,落实驻村经费588万元,基层作战斗志进一步提振。
泸溪县村集体经济产业之一,位于武溪镇红岩村的960KW光伏发电基地
建强基层组织,点燃红色“引擎”
突出“头雁领航”强引擎。选优配强农村带头人,全县147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致富带头人占比34%,平均年龄40.6岁,大专以上学历村干部229人,村村配备一名35岁左右大学生村干部。突出“先锋引领”强示范。全面推进“党群连心、五个到户”,开展“万名党员下基层、进村入户办实事”活动,为群众办成实事1.5万多件。开展“党建引领、助力千企”行动,为企业纾困贷款1.15亿元。突出“造血赋能”强后劲。积极推行村社、村企、村村“三联共创”,推进集体经济“消薄攻坚”,村集体经济50万元以上村2个、30万元以上村9个,10万元以上村45个。突出“星级提质”强动力。星级化推进全域支部“五化”提质建设,建成党建示范点34个,两新标杆党组织4个,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4个,涌现出浦市镇马王溪村、潭溪镇大陂流村等一批党建“明星村”。
近年来,泸溪县潭溪镇大陂流村强化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房前屋后“花满园”,宛如一幅鲜活油画
集聚人才力量,激发智力“活塞”
大力实施乡村育才聚才行动,绘制高清人才“规划图”,出台《泸溪县“乡村育才聚才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强化项目扶持、金融支持、政策供给,推动285名能人回村、97名乡贤回归、591名教育医卫人才回引、1.2亿资金回流,兴办创业实体68个。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激活创新链,深入推进科技人才联乡镇、联村、联基地、联产业大户“四联”机制,240余名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常态化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培养新型职业农民200人,农业科技领军人才14人,农技推广人才216人,农民大学生295人,乡村工匠57人,民族文艺传承人61人。2021年,全县新开白茶、油茶、椪柑、葡萄、玻璃椒等特色产业17.6万亩,培训农村技术人才1.2万人次,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来源:泸溪县委组织部
作者:张建辉 杨波
编辑:唐宏萧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lxxnews.com/content/2022/03/10/10994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