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巾帼赋能:回乡创办“小工厂”助力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增收
2025-04-14 16:20:53 字号:

巾帼赋能:回乡创办“小工厂”助力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增收

泸溪融媒4月14日讯(记者 唐军 武清远 周余 麻向阳)在泸溪县达岚镇,杨清花是个当地有名的女能人,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从昔日的“打工妹”到成立手工艺品公司任公司老总,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华丽转身,也带动了当地多名留守妇女,帮助她们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3.jpg

在杨清花的泸溪县至诚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插球、插板、上漆、晾干、转枝,不少工人忙着生产公司外贸节日用品加工的订单,杨清花则负责做最后工序的质检。

2023年以前,杨清花还在浙江一家工艺品公司务工,由于她吃苦耐劳,勤学好问,遇事爱动脑子,很快成了业务能手。2023年,凭着多年务工的经验和资源,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杨清花带着一批手工艺半成品回到家乡达岚镇。她把家中几间房子腾出来,成立了泸溪县至诚工艺品有限公司,专门加工手工艺品,并吸收周边的妇女前来务工。

“打工看到他们那些地方,在做手工活,我一看简单又便利又适合老百姓。放假回来,看到家里很多闲杂劳动力、留守妇女都闲着,我就发现了商机,如果把加工手工艺品商机带回来的话,既能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我也能保障自己的收益,所以我就到他们那里考察,确定后和他们谈,他们也同意和我合作,我生产,他要货。”泸溪县至诚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清花说道。

1.jpg

两年多来,杨清花通过不断跑市场,与浙江的多家外贸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生产过程中,杨清花手把手培训,又通过“老带新”,技术工人很快由原来的20多名达到现在的近200名。对于居住偏远、上班不便的留守妇女,杨清花对她们开展上门培训服务,让她们居家代为加工。通过计件模式,这些妇女月收入可达2000—3000元以上,实现了“务工顾家两不误、做个手工有收入”。

“这个活好做,我在家带孙,孩子上学去了,可以在这里找点零花钱。”达岚镇达岚社区居民李双香高兴地说。

随着订单量的不断增加,杨清花不满足半成品的加工生产模式,开始琢磨自己设计、生产成品,并不断开发实体店、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这一举措大大节约了成本,提升了公司的效益。

2.jpg

目前杨清花的公司已建立覆盖手工制品设计、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可生产仿真花1650万个/年、彩蛋及金叶子360万个/年,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万元。眼下,她正在设法引进技术资金、扩大生产规模,通过手工艺产业化推动社区发展,从而带动更多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泸溪县至诚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清花表示,最近联系了三个浙江的老板,我们提供场地和工人,他们提供机器和销售,我们达成了合作,所有的这些成品我们自己生产,包括泡沫球、枝杈,形成一种生产链,目前我们全部生产后,可以销售国内、国外,包括欧美市场,可以全球销售。


一审:王德微

二审:唐宏萧

三审:龚宗泽

来源:泸溪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唐军 武清远 周余 麻向阳

编辑:王德微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